近日,南京江北新区沿江街道的一则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在这里,老年大学的春季班如火如荼开展着,葫芦丝、书法、走秀、八段锦、剪纸、民族舞等六大特色课程让辖区内的“银发族”们找到了晚年生活的新乐趣。教室里传来悠扬的葫芦丝声,学员们或挥毫泼墨,或翩翩起舞,整个社区弥漫着温馨与活力。更令人欣慰的是,润江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新设施也同步投入使用,为老人们提供助餐、助浴、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上门护理、社区医疗、康复训练、健康管理等全方位服务。沿江街道负责人表示,除了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更要持续搭建文化养老平台,让老人们真正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这个案例生动展现了社区养老新风貌,也反映出我国老龄社会下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升级。尤其是文化养老的探索和创新,让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娱乐休闲,而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事实上,这样的创新并非个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65岁及以上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这些数字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口规模约占全球四分之一,远超许多发达国家。
展开剩余78%随着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对高质量、多层次、个性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除了最基础的生活照护和医疗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心理健康的维护、社会参与感的提升等,都成为老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南京沿江街道这样的案例,正是对这一社会需求的积极回应——通过硬件设施升级和文化活动创新,为老人们搭建了一个可以学习、交流、锻炼、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晚年依然能感受到尊重与关爱。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仅靠硬件投入和活动策划远远不够。专业化、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是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养老行业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在居家、社区和机构三大养老模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对复合型、跨界型服务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
近年来,随着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师”这一新职业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护理人员,而是集评估、管理、照护、培训、咨询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才,被誉为现代养老行业的“多面手”。养老服务师不仅要懂得医疗护理知识,还需要掌握心理疏导、康复训练、适老化设计、智慧养老系统运用等一系列新兴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老人需求评估、个性化服务方案制定与执行,并对服务质量进行把控和改进。
当前,我国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能单一、高校培养体系滞后等问题。许多高校和职业院校相关课程设置尚不完善,“医养管”融合课程比例较低,智慧养老、老年金融、适老化设计等领域的课程覆盖率不足20%。行业内既懂医疗护理又能管理运营,还能进行心理干预和智慧系统操作的跨界人才极度稀缺。这直接制约了大型养老机构连锁化发展和医养结合模式落地,也影响了智慧养老产业升级速度。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养老服务师作为一个全新的职业方向,不仅为广大青年和在职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规范化、职业化的培养体系,可以系统提升从业者的综合能力,为老人们带来更优质、更贴心、更专业的服务体验。
回到南京沿江街道这个案例,不难发现,无论是老年大学课程设计,还是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的日常运营,都离不开一支专业化团队作为支撑。比如,课程讲师要具备非遗技艺传承能力,同时还要懂得如何与老人沟通交流;康复训练和健康管理环节,需要懂得老年常见疾病防控和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助餐助浴等基础照护服务,则需要熟悉老年人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在润江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一项细致入微的服务背后,都有无数专业人才默默付出。
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和考核,许多看似简单的服务其实很难做到位。比如,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言,一次安全舒适的助浴,不仅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还要了解老人身体状况变化,并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在组织文化活动时,既要保证内容丰富有趣,又要兼顾老人身体承受能力和安全保障。这些都对服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只有通过规范化培养和职业认证,才能确保每一位从业者都具备胜任岗位所需的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推动行业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养老服务师考试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并将在近期公布考试公告。该考试面向全社会开放,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35个城市均设有考点,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等级,为不同基础和经验的人才提供了多样化成长路径。考试内容涵盖居家、社区、机构三大场景下的综合需求评估、方案制定与实施、照护技术应用与培训指导、质量评价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参加考试并取得相应等级证书,从业者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为未来职业发展拓宽了道路。无论是刚刚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还是希望转型升级的在职人员,都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考核,在养老服务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同时,对于各类养老机构来说,引进和培养持证上岗的专业人才,也是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赢得社会认可的重要保障。
从长远来看,养老服务师人才培养对于整个社会意义重大。一方面,它能够有效缓解当前行业人才紧缺问题,为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培训和职业认证,可以提升从业者整体素质和服务标准,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科学、安全、人性化的照护与关怀。
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对高品质晚年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养老行业将不再只是简单的生活照料,而是涵盖医疗健康管理、心理疏导、人文关怀、社会参与等多个维度。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跨界整合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行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需要。而养老服务师作为这一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核心力量,无疑将在推动我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南京沿江街道文化养老平台建设只是全国无数社区积极探索创新的一角。未来,随着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到这个温暖而有意义的行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老人能够乐享晚年,实现自我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养老服务师新职业无疑将成为连接老人幸福生活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纽带,也为无数有志于投身养老事业的人才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养老事业能够迈上新台阶,每一位老人都能拥有一个温暖、有尊严、有活力的晚年生活。
发布于:北京市金领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