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深圳援建的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是南疆首个国际标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深圳特区报记者 莫荣宝 摄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吴亚男)6月24日上午,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简称“塔县”)深塔中学操场上,一群穿着深圳校服的塔吉克族初中生正在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做着热身运动,倾斜而下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稚嫩的脸庞。
“深圳校服是学生们的最爱。从2023年开始,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套。”站在操场边缘,深塔中学党总支书记杨小云含笑看着孩子们肆意奔跑的身影。她向深圳特区报采访组感叹道,自己调到深塔中学后,真正感受到深圳“帮扶一所学校就是助力一个民族”的责任担当。
教育是民生之基。深圳援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15年来持续加大教育援疆力度,累计安排教育援疆项目144个、投入资金 34亿元、选派教育专业技术人才400多人,在基础建设、队伍培养、平台搭建等方面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深圳特色的教育援疆模式,高质量推进喀什教育事业持续走在前列。
深塔育才天地新
从喀什市中心区出发,沿着314国道行驶约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深塔中学。因为高原缺氧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习生活,深圳援建的深塔中学,便选址建在低海拔的喀什地区疏附县,是塔县目前唯一一所涵盖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也是全疆唯一一所异地办学的学校,生源主要为塔吉克族学生。
2017年以前,塔县只有初中,没有高中校区。“承载着塔吉克族教育希望的深塔中学,是深圳教育援疆的核心阵地。”杨小云说,2017年以来,深圳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按照“深圳标准”建设深塔中学,并持续输送优质资源。先进教学设备的引入,让深塔中学的课堂与时代接轨,深圳教师带来的创新理念和多元教学法,激发着学生潜能。近年来,学校本科上线率持续提升,2024年达到20%,越来越多的塔吉克族学生从这里走向广阔的天地。
古丽班恰·库西2019年从深塔中学考入深圳援建的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大学毕业后回到深塔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将所学运用到课堂上,回报母校。
“看到孩子们眼中求知的光芒,更加坚定我扎根家乡教育的决心。”她告诉深圳特区报采访组,从学生到老师,自己深刻感受并见证了深圳援疆给学校带来的变化。“非常感谢深圳援疆老师,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通过结对机制学习到了很多深圳教育模式和理念,教学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深塔中学建成以来,深圳已累计选派5批67名教师,18名优秀实习大学生到深塔中学开展支教。现担任深塔中学校长助理的深圳援疆老师李沛霖,已经在学校支教了2年。期间,他不仅与本校老师结对,带领他们申请课题,提升学校生物教学教研能力,还独立完成了高一到高三必修选修课程的课件,作为教学素材分享全校高中老师,并根据当地学生的情况,对学校使用的“部编教材”进行本地化处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点。
“把教学案例替换为当地学生更熟悉的事物,比如讲蛋白质,用牛羊替代鱼;讲生态系统,用草场、牧羊替代原始森林;讲发酵,用酸奶、奶疙瘩替代泡菜,他们更能听得懂,学习兴趣也就更高。”李沛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深塔中学留下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让这些本地化课件、教学案件等能够一代一代沿用下去。
近年来,深圳援疆通过深塔两地学校结对共建的方式支援塔县教育,深塔中学与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集团等深圳学校建立“手拉手”结对帮扶关系,常态开展结对交流互访,已选派30多名深塔中学教师赴深圳交流学习,选派20多名深塔中学学生赴深圳开展“手拉手”夏令营交流研学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进深喀两地友谊。
“深圳的科技感特别强,我见到很多新东西,收获很大。”深塔中学高二年级的百合提尼萨·尼皮孜,对去年到深圳参加的研学活动,记忆犹新。“不仅结识了深圳朋友,还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她用“震撼”和“新奇”描述自己首次到深圳的感受。
绿茵筑梦星光熠
“基地现在拥有了更好的足球训练场、更齐全的设备,还有更好的教练,能够让我们得到更好、更专业的训练。我也会更努力,早日实现进入国少队、为国出征踢球的梦想。”站在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现代化的绿茵场上,喀什市第三十六中学生阿里木江·阿比力克木跟深圳特区报采访组聊起自己的足球梦时,眼中闪闪发光。
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由深圳援疆投入资金1亿元建设,是南疆首个国际标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不仅能够为喀什青少年球员提供完善的足球基础设施,还进一步根据当地特点梳理出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体系。
“基地以全市22所足球特色学校为抓手,组建U8至U18足球精英队伍,球员们周末到基地训练、参加比赛,平时在学校上课。同时派教练到17所学校指导训练及联赛,全市校级联赛在基地承办,这样既保障了精英队伍训练,也让其他学校学生能通过联赛参与其中。”深喀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负责人陈剑飞说,基地运营以来,已经接待4万多人次训练,影响力和知名度逐渐提升。
该基地去年7月启用以来,深圳援疆持续投入资金支持活动开展和足球人才培育,目前已累计举办校园足球联赛1200余场、跨区域交流比赛37次,培养的球员斩获国家级冠军2次,并向国少队输送后备人才3名。
进馆探梦科技兴
喀什科技馆4楼,11岁的许克然正在专心致志地操控魔方机器人。这是他第N次来科技馆了,这层楼的舞剑机器人、AI实验室、VR飞行体验、材料对比台、气味墙、材料墙、量子科学探秘……每次一钻进去,实验室就成了他的一方天地。“一放假我们就开车过来,孩子就爱来这里玩。”许克然的妈妈说,孩子恨不得把家搬进喀什科技馆。
作为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在喀什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科技馆,播撒科学火种,点燃当地孩子的科技梦想。这座南疆首个综合型科学教育基地,充分结合深圳科技创新和创意设计优势,打造了绿洲奇迹、科学探秘、智慧之光、未来城市四个常设展,2023年开馆以来,还积极开展各类科普讲座、科普观影、科普宣传活动。
喀什科技馆内,“深圳元素”无处不在。“科技馆内基础硬件70%来自深圳智造,众多深圳企业都为科技馆的建成和运营提供了鼎力支持。”喀什科技馆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于腾讯AI科技的“未来教室”、童心探梦儿童专题展厅,科技馆还展示了华为、比亚迪、大疆、腾讯、华大基因等深圳知名科技企业的科技成果,吸引众多观众驻足了解。
截至目前,喀什科技馆累计接待观众超30万人次,接待团体超980批次;与全市中小学校合作开展“第二实践课堂”活动近500次,受众超5.2万人次,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金领速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